游戏点亮幼儿科学梦想
无锡市藕塘中心幼儿园 吴惠敏
摘要:
在一日活动里,怎样进行科学活动才可以获得比较好效果呢?策划并开展教育活动的负责人须充分了解把握幼儿的学习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在设计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时应当适当添加趣味性。在开展科学活动的时候,尤其对于尚处于小班的孩子而言,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十分困难,注意力极易分散,怎样做才可以让幼儿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进而利于老师顺利地开展相关活动呢?而游戏则能让幼儿愉快的、主动的参与活动,如果能两者结合,将科学活动与游戏整合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在研究中我们发现科学活动游戏化促使幼儿主动探索,在探索过程里得到提升,让幼儿自觉进步。游戏的作用不单单是迎合孩子们玩耍的要求,它还对他们的成长有益。而当将科学活动转变为科学与游戏相结合的科学整合活动后,使严谨的科学活动变得有趣,有意义,真正体现出“学中玩、玩中学”,让孩子们在玩耍当中学到科学小知识,不但可以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愉悦感,而且也可以感到成功。当游戏与科学活动相互融合时,科学活动不再枯燥乏味,幼儿的参与性也增加了,游戏——让幼儿更好的了解科学,爱上科学。
关键词:
科学活动 游戏 整合 科学整合教育
正文:
《纲要》中有提到:“对尚处于幼儿园的孩子进行教学活动时,应当确保教学内容的全面,并且应当具备启发性。不同领域的内容须彼此关联,切勿出现完全独立的现象,从各个层面去帮助孩子实现各个方面的发展,包括情感、认知、本领等。”《指南》里也有提到:“引发幼儿对事物的研究趣味,享受过程,培育一定的研究本领才是实现正确学习的核心。幼儿的思维方式和大人不同,所以在展开幼儿教育活动时,须注意指引幼儿凭借直接获得的身体感知,亲自参加活动,以及实践来展开正确的学习,禁止为了获得知识及能力,而一味地对他们采取强行教育。”策划并开展教育活动的负责人须充分了解把握幼儿的学习特征以及认知规律,在设计不同领域的学习内容时应当适当添加趣味性。
在一日活动里,怎样进行科学活动才可以获得比较好效果呢?这一直是我们幼儿教师在思考的。在开展科学活动的时候,尤其对于尚处于小班的孩子而言,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十分困难,注意力极易分散,怎样做才可以让幼儿保持高度的注意力集中,进而利于老师顺利地开展相关活动呢?而游戏则能让幼儿愉快的、主动的参与活动,如果能两者结合,将科学活动与游戏整合会是一种怎样的效果呢?为此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从资料的收集到课程的整合,到最后课程的开展,从中我们收获良多。
一、科学活动游戏化,引导幼儿主动探索
小班科学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和科学现象感兴趣,同时对感兴趣的事物用多种感官或动作去仔细观察、探索。但小班幼儿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同时也缺少主动探索的意愿,如何才能让幼儿学会主动探索呢,这成为我们教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进行科学活动《勤劳的蜜蜂》前,我针对活动内容,将科学活动《勤劳的蜜蜂》与音乐活动《蜜蜂做工》进行了整合,以期经整合之后的活动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欲望。活动一开始,我带领幼儿认识了蜜蜂外形特征,再带领幼儿逐步认识蜜蜂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通过观看视频,让孩子们更直观、形象的知晓蜜蜂的身体构造和生活特点等,活动最后是以音乐游戏的形式让孩子们表演歌曲《蜜蜂做工》,学一学勤劳的蜜蜂一起随着音乐出去做工,孩子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唱着《蜜蜂做工》、学着勤劳的小蜜蜂飞舞在花丛中采蜜忙,使得这项活动进入了高潮阶段,亦使孩子拥有了更加成熟的经验,他们的情感同样获得了升华。
幼儿科学整合教育站在整合的视角去开展幼儿教育,使科学教育活动超越于科学本身的视野,进而使得孩子拥有了愈加广阔的视角使它可以从艺术视角、科学视角以及人文视角来认知世界,进而使得科学活动不再是以往的那种单一、纯粹的学科性的活动,而成为一种既包含学科知识又全面综合的活动。但是《指南》一文里也提到:激发幼儿对事物的研究兴趣,享受研究的整个过程,培养一定的研究本领才是实现正确学习的关键。在本次科学教育活动中,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孩子认识蜜蜂,而这种认识某一事物的科学活动对小班幼儿来说往往是比较无趣的,而我们小班幼儿的学习活动应该以游戏为主,所以我在科学教育活动中整合进了音乐游戏,让幼儿在认识蜜蜂后再通过音乐游戏学一学小蜜蜂做工的情景,让蜜蜂这一小动物的形象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活动阶段,他们一方面享受到活动带给他们的喜悦,另一方面也拓展了自己的知识储备,每一领域皆实现了不同程度的进步,使得他们获得了同昆虫有关的基础认知,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以及探究欲。
而在科学探索活动中整合进游戏活动后,我发现我们的孩子们变得更乐意去发现科学、探索科学了,科学活动与游戏活动形成了良好的互动,而这种良好的互动也激发了幼儿的探索欲望和学习欲望。
科学活动游戏化,促使幼儿在探索过程里得到提升
科学活动游戏化整合,使幼儿学会了主动探索,于是如何让幼儿在探索中得到成长成为我们思考的方向。我们将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学的同时玩,通过玩中学掌握知识”当作指向,策划了整个科学活动。
电话是幼儿生活中常见也是幼儿熟悉的,在进行科学活动《电话真有趣》时,我创设“娃娃家”情境,父亲、母亲打电话给姥姥姥爷,邀请姥姥姥爷来家中吃饭,通过打电话的方式,让幼儿逐步认识电话的各个部分:听筒——用来听声音、话筒——用来说话、电话导线——连接话筒和机身、数字键盘——拨电话号码;在拨打和接听电话的游戏情境中学会如何正确的拨打或者接听电话,获得正确的打电话的经验;最后,再次为孩子创设了游戏情境:我和你打电话,让幼儿两两结对相互打电话,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参与到活动中,在获得正确拨打电话的经验的同时已有经验获得再次提升。整个活动以游戏的形式开展,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认识了电话机,学会了正确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经验。
我们提到的整合,实际上是利用一个主导元素将彼此独立地元素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表示:“每一领域的教学内容必须存在一定的关联,同时要注意全面性。”从当代教育的前进轨迹与趋势来看,有机整合将是我国教育的前进方向。所谓幼儿园知识教育同游戏的结合,就是以素质教育理念为主旨,将游戏同教学相结合,使两者彼此渗透。这实际上并非二者的简单变化,同样非二者的简单相加,此类结合是全面的,是教学理念、思想等层面的本质调整。它是科学教育与游戏的有机结合。在本次活动中,我为孩子创设了游戏情境,让幼儿在游戏中逐步认识电话机,获得正确拨打和接听电话的经验,使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在“玩的同时学、学的同时玩”里学到有关的知识。
整合事实上是一个过程,唯有在这样的过程里,才可以充分发挥它的主观奋斗的影响、其结构的作用。“幼儿的基础活动”其实是游戏。游戏在幼儿园教学里占据着极为关键的位置,故在幼儿园教学整合的问题里,游戏亦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在整个游戏阶段,孩子的活动、表现会涉及到不同的领域,并且他们的能力等同样可以实现一定程度的进步。
科学活动游戏化,促使幼儿自觉进步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形式,它可以反映孩子所拥有的生活经验,同样是在幼儿教学活动里进行次数最多的一项活动。通过活动,能够了解孩子们丰富的生活内容、所习得的知识技能。大多数情况下,做游戏对孩子们的身体健康是有益的。游戏里,幼儿成为了能够替自己作主的主人,能够自行决定并投入到自己的活动中去,阐述个人观点。因此,游戏和我们的课程是密不可分的。
针对我们研究课题的方向,在对科学活动《洒水车》备课时就进行了相应的整合,将科学活动《洒水车》和与其同名的音乐游戏进行整合,生成了科学综合活动《洒水车》。活动起初,我展示出类型不同的车子,以激发孩子的兴趣,并刻意引导他们说出车名。出示洒水车图片,带领幼儿逐步认识洒水车,了解洒水车的工作性质,知道洒水车是专给马路洒水的汽车,它的车头同卡车相似,车体是一个容积非常大的箱子,当中盛满了水,箱子四周布有排水管,它是水流经的通道,水从管里出来,将道路冲刷洁净。在了解洒水车后,让孩子学一学洒水车工作发出的声音。最后通过音乐游戏《洒水车》加深孩子对洒水车的了解,理解洒水车工作的性质。
小班孩子的年龄小,可以维持聚精会神状态的时间不长,但我们常规的科学探索活动非常单一,不能够激发他们的活动欲望,而如果我们能以游戏为载体来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则可以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乐,乐中有所得”。
通过游戏的方式,来组织科学教育活动,能让科学活动摆脱“老师描述解释、亲自演示、孩子模仿实践来学习”,此类学习探究的形式不同于以往的幼儿教学法,它促使孩子的学习探究同游戏实现完美的结合。
科学活动与游戏活动的互补,让幼儿更乐于去探究科学活动,在游戏活动中幼儿更乐于去探索,也更好的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兴趣。
科学活动是严谨的、单一的,所以相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无趣的,不易引发他们的兴趣,故他们投入其中的效果不佳。但游戏是不一样的,它是所有孩子们都乐于接受的,故他们的参与度高。同时,游戏的作用不单单是迎合孩子们玩耍的要求,它还对他们的成长有益。因先天条件与后天条件的影响,导致孩子们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呈现出了鲜明的差异,而游戏则打破了这种个体差异,拉近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而当将科学活动转变为科学与游戏相结合的科学整合活动后,游戏则打破了科学活动特有的枯燥与单一,使严谨的科学活动变得有趣,有意义,真正体现出“学中玩、玩中学”,让孩子们在玩耍当中学到科学小知识,不但可以享受游戏带给他们的愉悦感,而且也可以感到成功。
当游戏与科学活动相互融合时,科学活动不再枯燥乏味,幼儿的参与性也增加了,游戏——让幼儿更好的了解科学,爱上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