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音乐区表演时,孩子们发现了噪音对自己的影响,所以提出了问题:如何降低噪音?于是,孩子们围绕“如何降低噪音”,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开展了讨论。于是,我们在探究问题中筛选出具有探究价值的主题,生成了新的探究项目活动——自制降噪耳罩。
“降噪耳罩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用什么材料来做呀?”
“降噪耳罩真的能降噪吗?”
孩子们在实施的过程中,首先结合生活经验和具体耳机模型,探索出耳罩的结构,从结构本身出发,通过讨论、搜索资料、收集材料、比较、选取等,以思维导图形式发散对于项目展开的计划,以“降噪”为关键词找寻材料。其中,在罩壳的选材上,我们寻找半圆形的模型,将发声源放在罩壳中,控制分贝仪与声源保持相同距离,测试罩壳的隔音效果,最终选择了不锈钢材质的碗碟当做罩壳主体。在耳垫和填充棉的选择上,我们也同样进行了测音试验,选择了隔音棉和纳米海绵,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和反馈,迭代改进,讨论如何调整设计来提高隔音效果,例如增加隔音棉的厚度和纳米海绵的密度。最后,我们将耳罩进行组装,进行实地探测,发现耳带不能根据每个人的头围尺寸进行调整,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探索的问题。
教师为幼儿的探索提供真实情境和具体实物,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有机会在与真实的环境、材料活动中去描述探究事实以及积累对事物的经验,通过实验,幼儿在更多元丰富的探究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深层联系,学会客观认识事物。在对应活动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跟随幼儿的探究方向,把握契机,重点考虑材料提供的针对性和层次性,有效引发和支持幼儿的探索。
撰稿:许玲
审核:苏慧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