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STEM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的跨学科整合,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藕塘中心幼儿园大二班的孩子们在上学期成功制作了桌面小扫帚,升入大班后的他们希望能够有一个电动的吸尘器,不仅能清理桌面上的杂物,还能轻松吸干净地面上的垃圾。因此,基于幼儿真实的生活需求问题,大二班围绕“自制吸尘器”开展了STEM项目活动。
二、项目活动价值与脉络预判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吸尘器的使用,对吸尘器的构造和工作原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出了以下问题:“吸尘器为什么能吸走地上的灰尘?”“吸尘器里面是什么样子?”“怎么制作吸尘器?”“需要什么材料和工具?”一番商讨后,师幼共同梳理了“自制吸尘器”STEM项目脉络。
三、STEM理念的应用
在解决幼儿提出的问题时,我们运用了STEM教育理念,整合了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知识。
科学:幼儿通过探究吸尘器的原理,了解气压差的概念,即通过空气流动产生气压差,从而将灰尘吸走。
技术:幼儿学习如何使用简单的工具和材料来制作一个简单的吸尘器。
工程:幼儿通过设计和制作吸尘器,学习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数学:幼儿在设计和制作吸尘器的过程中,运用测量和比较的方法来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四、项目实施步骤
1. 问题导入:引导幼儿描述对吸尘器的观察和体验,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2. 设计阶段:与幼儿一起讨论和设计一个简单的吸尘器。引导幼儿绘制设计图,标明所需材料和工具。
3.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图准备材料和工具,如瓶子、电池、胶带等。
4. 制作阶段: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按照设计图逐步完成吸尘器的制作。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 测试与改进:制作完成后,对吸尘器进行测试,检查其功能是否正常。根据测试结果,引导幼儿思考改进方案,进一步完善吸尘器的性能。五、总结与反思
本次STEM项目活动《自制吸尘器》起源于幼儿真实的生活情景,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在项目进展过程中,幼儿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制作探究的过程,不断探索、迎接挑战、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在分享、交流、探讨、改进等循环往复的过程中主动运用科学知识、工程理念和技术支持解决遇到的各种问题。同时孩子们利用各种低结构材料和生活中的废旧材料完成制作,实现了变废为宝的价值。
STEM倡导的其实是一种思维方式,更是一种理念,将理念渗透于我们的教育与行为中,要求我们以一种基于思辨的、合作的、探究的、创新的视角去审视我们STEM活动,创设机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成为问题解决者和学习者,并终身保持这样的探索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