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科学活动中的操作与探究

作者:浦洁琦 来源: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4日
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好处?(车有了轮子可以带我们去远的地方,方向盘能控制方向,风扇带来凉爽,电锯可以锯东西……)

3.师以几张代表性的图片小结一下,转动的东西的确给生活带来了方便。

(四)、拓展:生活中的转动

小朋友今天真棒,知道了这么多有趣的转动,瞧,这儿是老师为你们准备的记录纸,请你再去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也能转动,把它记录下来吧!

三、丰富操作的科学活动之优化策略

(一)丰富操作材料,激发幼儿探究兴趣

“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应引导幼儿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和实际操作进行科学学习。”丰富、适宜的操作材料是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物质基础。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材料,准备一些能操作、多变化、多功能的玩具材料或废旧材料能迅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热情,能帮助幼儿完成探究的过程。

所以在科学活动中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尤为重要。实践证明可操作性强、开放性的操作材料更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有利于幼儿主动探究。本次《旋转乐园》活动的操作材料是非常丰富的,是生活当中一些常见物品:纸杯、乒乓球、珠子、线、塑料玩具、筷子、圆纸片、吸管、海绵纸圆片、尾巴等。但是通过一些创新和变化的操作就能够成为孩子们喜欢的可以旋转的玩具。活动中幼儿自由操作,大胆进行旋转的尝试。在尝试之后,孩子们对自己的发现激动不已,纷纷要进行讲述。丰富的操作材料不仅仅可以让幼儿玩一玩,更可以让幼儿所发现有所收获,正如《纲要》说到: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互相交流、分享各自的发现。

(二)丰富操作形式,启动幼儿多方感官 

丰富的操作材料可以迅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那么丰富的操作形式,更是可以点燃幼儿的探究欲望。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探究与操作”既能满足幼儿动手和交往的需要,又因充满新奇和刺激而深受孩子们青睐。因此,它是孩子学科学的必经之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科学就是探秘,探秘就是乐趣。许多有科学成就的人终身忘不了爱因斯坦这句话。我们所提倡的科学教育,不是枯燥乏味、都是说明的。《纲要》中的科学目标中明确提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

《旋转乐园》活动中,小朋友真动脑筋,发现了很多的方法:用嘴吹,有手转,用手拨,有手摇,还可以借助筷子穿过雪花片,手拨雪花片就转起来了;线穿过珠子,一转;吸管过海绵纸圆片变成陀螺等等……孩子们运用各种丰富的操作形式,想出各种各样的办法让桌子上的东西转动起来,孩子们启动了眼、耳、口、双手、大脑等多方面感官,让幼儿的操作体验更深刻,给孩子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多感官的协调配合下,孩子们的探究进一步深入,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孩子们真棒。

(三)丰富操作层次,赋予幼儿全面体验

科学活动中,我们在精心选择、设计可供幼儿探究与操作的内容,并在要求上体现层次性。这里的层次性包含三层意思:一是就同一对象在不同年龄段的幼儿中安排有不同要求的系列性探究与操作活动,使各年龄段的幼儿各有所获